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樟巢螟
分类:虫害-食叶害虫 日期:2008-08-09 点击率:3158

形态分布 

发生规律 樟巢螟在湖北孝感1年2代,以老熟幼虫入士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第1代从5月下旬到7月下旬,7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取食期从8月上旬到10月上旬(少数发育迟的到10月底)幼虫老熟人士越冬。成虫夜间羽化,无趋光性卵产于两叶相叠的叶片之间,幼虫5龄,初孵幼虫群集危害,取食叶片.仅剩表皮,肉眼极易识别。随虫体长大而分巢为害,每巢有虫5—20头,5龄期巢内有长条状茧袋,每袋1条幼虫,昼躲夜出,行动敏捷,受害严重的树木满是虫巢。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樟巢螟(Orthaga olivacea Warre),别名樟丛螟、樟叶瘤丛螟 属鳞翅目 螟蛾科。主要危害香樟。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 为害特点 樟巢螟以幼虫取食樟树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3—5龄幼虫吐丝缀合小枝与叶片,形成鸟巢样的虫巢。有的整株叶片几乎吃光,严重影响樟树生长,有的虽对生长影响不大,但树上虫巢多,影响绿化效果。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3毫米,翅展22-30毫米,头部淡黄褐色,触角黑褐色,雄蛾微毛状基节后方混合淡白的黑褐色鳞片,下唇须外侧黑褐色,内侧白色,向上举弯曲超过头顶,末端尖锐。雄蛾胸腹部背面淡褐色,雌蛾黑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基部暗黑褐色,内横线黑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黑点,外横线曲折波浪形,沿中脉向外突出,尖形向后收缩,翅前缘2/3处有1乳头状肿瘤,外缘黑褐色,缘毛褐色,基部有一排黑点。后翅除外缘形成褐色带外,其余灰黄色。 卵:扁平圆形,直径0.6-0.8毫米,中央有不规则的红斑,卵壳有点状纹。卵粒不规则堆叠一起成卵块。 幼虫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后渐变棕色。老熟幼虫体长22-30 毫米,褐色,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背有1条褐色宽带,其两侧各有2条黄褐色线,每节背面有细毛6根。 茧长12-14毫米,黄褐色,椭圆形。 蛹体长9-12毫米,红褐色或深棕色,腹节有刻点,腹末有钩刺6根(其中长而粗2根,短且细4根)。

防治方法 1、人工摘巢,烧毁虫苞。樟叶瘤丛螟幼虫躲在虫苞内危害,每个虫苞有幼虫5-20条。人工摘除虫苞,消灭害虫。对于高大樟树应采用带钩长杆,钩除虫苞。摘下虫苞应集中烧毁。 2、根部埋药。在虫害发生之前,在树根部埋呋喃丹进行防治。 3、树干注药防治 在树体高大,缺水地方,采用树干注药防治樟巢螟较好。打洞注药时,洞的直径不宜超过0.8cm。以多打几个小洞为宜,这对树体影响小,且药液分布均匀。 4、生物防治:在幼虫初孵期用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5.成虫羽化期夜间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6.对通道绿化带樟树进行一次全面化学喷雾防治。建议农药为杀螟松1000倍喷雾,吡虫啉1000倍喷雾,或杀螟松、吡虫啉加Bt喷雾,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25%灭幼脲SC1000倍液喷雾。

上一篇:枯叶夜蛾
下一篇:黄杨绢野螟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