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豆天蛾
分类:虫害-食叶害虫 日期:2008-07-24 点击率:3060

形态分布 

生活习性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为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为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为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1),属鳞翅目天蛾科。主要分布于吉林、山西以南,陕西、四川以东各省、区都有发生,以黄淮一带及湖北省较重。主要危害刺槐、柳、泡桐、女贞、榆树等园林植物。 危害状: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吃成网孔和缺刻,高龄幼虫食量增大,严重时,可将植株吃成光杆,使之不能结果。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5毫米,翅展100—120毫米,黄褐色,前翅狭长,有6条波状横线,前缘中部有一半圆形淡色斑,翅顶有一三角形暗褐色斑;后翅近前缘深褐色,其余部分黄褐色。 卵:椭圆形或球形,长约2—3毫米,初产黄白色,孵化前变褐色。 幼虫:有5龄。1龄头部圆形,2—4龄头部三角形,有头角;2龄头宽约2毫米,3龄约3毫米,4龄5.5—6毫米。5龄幼虫头部弧形,无头角,体黄绿色,长约83毫米,表面粗糙,第1—8腹节两侧有黄色余纹,胸足基部及内侧黄色,外侧橙色,气门白色,尾角黄绿色。 蛹:体长约50毫米,红褐色,头部口器突出,略呈钩状,腹末臀棘三角形。

防治方法 1、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 2、人工捕蛾和4龄以后幼虫。 3、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 4、生物防治 用杀螟杆菌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量80~100亿)稀释500~700倍液,每亩用菌液50千克。 5、化学防治。1—3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50%杀螟蚣、50%辛硫磷、等乳剂1000倍液喷雾,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亦可用青虫菌等细菌杀虫剂。喷药宜在下午进行。4龄以后防效差。

上一篇:鬼脸天蛾
下一篇:黄杨绢野螟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