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松突圆蚧
分类:虫害-刺吸式害虫 日期:2008-07-15 点击率:2796

形态分布 

传播途径:该蚧虫可以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作近距离扩散,但蚧虫的若虫、雌成虫主要是随寄主苗木、接穗、鲜球果及原木、枝梢、盆景等调运作远距离传播。 生物学特征:松突圆蚧在广东省年发生5代,每年的3–5月是该蚧发生的高峰期,9–11月为低峰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第一代若虫出现的高峰期,以后各 代依次为: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9月底至11月中旬。各世代完成所需的发育时间分别为52.9–62.5 天,47.5–50.2 天,46.3– 46.7 天,49.4–51.0 天,114.0–118.3 天。在福建省福清市年发生4代,第一代与第二代具有明显高峰期,第三代与第四代世代重叠严重。4 -7月是全年虫口密度最大、危害最严重时期。林间全年自然雌雄性比因季节不同略有差异,介于1.5:1–2.0:1之间。世代重叠,任何一个时间 都可见到各虫态的不同发育阶段,无明显越冬现象,越冬种群中以2龄若虫为主。 该蚧少数卵胎生;多数卵生,但卵期很短,产卵和孵化几乎同时进行。初孵若虫一般先在母体介壳内停留一段时间,待环境适宜时从介壳边缘的裂缝爬出。刚出壳的若虫非常活跃,温度越高越活跃,在松针上来回爬动,但实际爬行距离不会超过30–60 cm。找到适合的寄生部位后,即 将口针插入针叶内取食,固定不动。固定后5–19 h开始泌蜡,20–32 h可遮盖全身,再过1–2 天蜡质增厚变白,成为圆形介壳。寄生在叶鞘 内的蚧虫多发育为雌虫,而雄虫多寄生于叶鞘外的针叶上和球果上。2龄若虫后期,一部分若虫蜡壳颜色加深,尾端伸长,虫体前端出现眼点,继续发育为前蛹,再蜕皮成为蛹;另一部分2龄若虫虫体和蜡壳继续增大,不显眼点,蜕皮成为雌成虫。雄蛹发育3-5 天后羽化为雄成虫。羽 化后的雄成虫在介壳内蛰伏1–3 天,出壳后经数分钟,翅完全展开后,沿松针爬行,或做短距离飞翔,待找到合适雌蚧后,将腹部朝下弯曲,从雌介壳缝中插入生殖刺,与雌虫交尾。雄虫有多次交尾的习性,交尾后数小时死去。雌成虫一般交尾后10–15 天开始产卵,产卵期因季节而 异,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以上;产卵量亦随季节、代别不同而不同,以越冬代和第一代最多,约64–78粒,8–9月的第三代最少,约39粒。 影响松突圆蚧种群数量消长的气候因子有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风等,其中气温是主导因子,当日平均气温大于23 ℃或低于18 ℃时,其 死亡率增大;降雨不仅对初孵若虫有机械杀伤作用,而且影响其固定和取食,当月降水量大于100 mm时,其虫口密度与降水量呈负相关性。林 分郁闭度0.9的林内的虫口密度要比郁闭度0.5的大1倍以上。不同寄主对该蚧的抗性亦不同,晚松、卡锡松、卵果松、巴哈马加勒比松、短叶松、黑松、展松和湿地松等8种松不论是抗性还是耐害性都显著优于马尾松、火炬松、南亚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本种加勒比松和裂果沙松等7 种松树。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突圆蚧属Hemiberlesia 寄主名称: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inus thunbergii、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inus taeda、本种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Caribaea、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hondurensis、巴哈马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 bahamensis、南亚松Pinus latteri 、琉球松Pinus luchuensis、光松Pinus glabra、短叶松Pinus echinata、卡西亚松Pinus kesiya、晚松Pinus rigida var. serotina、展叶 松Pinus patula、裂果沙松Pinus clausa var. immuginata、卵果松Pinus oocarpa等松属植物。 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广东。 危害症状:松突圆蚧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嫩梢和球果,在寄主的叶鞘内或针叶、嫩梢、球果上吸食汁液,使针叶和嫩梢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松树造脂器官的功能和针叶的光合作用,致使被害处变色发黑、缢缩或腐烂,针叶枯黄,受害严重时针叶脱落,新抽的枝条变短、变黄,甚至导致全 株枯死。 形态鉴定 介壳 雌介壳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白色或浅灰黄色。介壳直径约2mm左右,有蜕皮壳2个;雄介壳长椭圆形,前端稍宽,后端略狭。头端微隆起,淡褐色,有蜕皮壳1个,白色,位于介壳前端中央。尾端扁平,蟹青色。 雌成虫 体宽梨形,淡黄色,头胸部最宽,体侧边第二至第四腹节稍突出,臀板较宽,稍硬化,虫体除臀板外,均为膜质。触角疣状,上有刚毛1根。口器发达。胸气门2对。在后胸到第五腹节的边缘均有管腺分布。第四腹节有亚缘腺。腹面的管腺细小,分布在头胸部和第一至第五腹节的边缘,在前后胸气门间呈横带,在口器附近及后胸气门下方也有分布。口器前面近体边缘处的背面有一圆形突起。

除害处理: 加强对该蚧寄主松林的监测,尤其是对与疫情发生区毗邻的松林,及时发现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营林措施。在该蚧虫危害的松林应适当进行修枝间伐,保持冠高比为2:5,侧枝保留6轮以上,以降低虫口密度,增强树势。修剪下的带蚧枝条要集中销毁。 生物防治措施。在疫情发生区,采用林间繁殖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种蜂,并在林间人工释放就地繁育的种蜂,并加强对当地天敌的保护和促进,实现可持续控制该蚧的目标。 化学防治措施。采用50%杀扑磷、狂杀蚧800-10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对雌蚧的杀伤力也远优于其它农药。使用松脂柴油乳剂可在1 0–11月进行飞机喷洒或在4–5月地面喷洒。 检疫控制。要严禁疫区或疫情发生区内的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及松属植物的枝条、针叶和鲜球果等调出,疫区或疫情发生区内砍伐的原木或枝桠一律就地作薪炭材、纸浆材使用,或就地销毁。原木调运要作剥皮处理;在调运检疫过程中发现带虫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应就地销毁; 对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各种松类苗木、盆景、圣诞树等特殊用苗,经检疫发现松突圆蚧,可用松脂柴油乳剂(0号柴油:松脂:碳酸钠=22.2:38 .9:5.6)3–4倍稀释液、40%毒死蜱400倍液均匀喷洒或销毁处理。

上一篇:湿地松粉蚧
下一篇:叶蝉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