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漫话清明
来源:《园林与植保》 日期:2018-04-04 点击率:1583

清明在我国传统的24个节气中,是重要的农时之节。在这一天炎黄子孙都要去祭奠已故的亲人,思乡怀祖。尤其是在我国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后,更赋予了清明新的文化内涵。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入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诗人吴惟言的一首踏青诗,它惟妙惟肖地勾勒出当时清明踏青的情景。

要谈清明节,它与春秋名臣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春秋晋国人,曾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国外,文公复国登基后,遍赏与他患难与共的群臣,却不见了介子推,原来他带着母亲悄然隐居于绵山中了。后来为了逼他出山,文公下令烧山,子推抱树而死。重耳为了悼念他,禁止在子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由于寒食禁火之日离清明只有一两天时间,人们到清明节重新用榆柳取火,所以清明我国各地都有插柳于门的风俗,本意是为了取火用。北方等地在清明节这一天还用柳条串上面粉做成了“子推燕”,挂于门口,据说是为子推母子招魂呢!“满街杨柳丝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一根根缀满鹅黄的柳条插上了千家万户的门楣,一幅幅清明挂柳的风俗画图跃然眼前,使人备感神清气爽。

清明时节,风和日暖,春光烂漫。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踏青之俗,早在唐代就很盛行,故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杜牧一首童叟皆诵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早在唐代就有了踏青活动。杜甫的《清明》诗:“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山万山长。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描绘了清明这一天踏青游春的盛况。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认为是追思根源的表现,在唐代清明扫墓已盛行。白居易《寒食野望》诗云:“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道出了古代民间扫墓之普遍。

清明,又是民间文化活动纷纷开展时节。“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姘。苏州拾翠莫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是宋代诗人张光对清明时节所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的生动写照。唐代王建的“长长丝蝇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中结带分两边”。正道出了少女荡秋千的雅趣。放风筝是清明前后人们最喜爱的活动,唐代高骈的“夜静弦音呼碧空,宫商信史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生动地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清代一首《竹枝词》描述了北宋清明放风筝的场面:“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

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现在,清明节这一天,海内外游子纷至踏来,寻根访祖,祭奠亲人,以表游子的思亲之情。清明节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节日。清明这一天,人们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在清明期间,广泛发动和组织全民掀起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的绿化祖国的高潮,开展各种利国利民的活动。环境的美化,江山的秀丽,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的高度,给清明节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