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意见
来源:法律教育网 日期:2009-04-30 点击率:2650

发文单位:淄博市人民政府

文  号:淄政发〔200650

发布日期2006-7-14

执行日期2006-7-14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加快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为组织实施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在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基础上创建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其内涵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各类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城市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与国家园林城市相比,评估指标更全面、要求更严格,其内容涵盖城市绿化、基础设施、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物种指数等社会与自然系统,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的全面、综合评估。

  2005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绿化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为构建健康有序的生态系统,向绿色城市与和谐社会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市的生态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还比较大。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符合我市组群式城市的特点,可以有效调和我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绿色城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对于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结合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推动城市绿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构建起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学要求的园林绿化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大地园林化、生态无害化和城市人性化,努力建设具有创业活力和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走上生态、和谐、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平衡有序的城市绿化格局,城市绿化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大气与水环境污染控制水平有明显提升,结构性污染有较大改善,初步构建起舒适宜人的绿色人居空间;到2015年,形成以配植科学的园林植物群落为主体、园林空间疏密有致、绿量充足、色彩丰富的高品质城市绿化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得到根治,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生活环境指标、基础设施指标大幅提升,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普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

  具体指标:到201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8%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综合物种指数达到0.5以上,本地植物指数达到0.7以上,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达到50%以上;城市热岛效应程度控制在2.5以下,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达到300天燉年以上,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管网水质年综合合格率达到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完好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并实现24小时供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主次干道平均车速40公里燉小时以上;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90张以上。

  (三)基本原则

  环境优先原则。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环境效益最大化。要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国土整治与资源开发、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等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改变片面追求和攀比GDP增长率的倾向,倡导绿色GDP理念,在GDP总体增长的前提下,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环境代价。要优先发展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事业,优先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先推广生态技术、生态工艺和生态材料,建立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统筹的经济增长模式。

  以人为本原则。始终将人作为城市环境的主体与核心,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爱与尊重,不仅考虑功能性要求,而且考虑城市空间归属感、场所感、舒适感等社会与心理需求,使城市绿地成为人们休闲审美、陶冶情操、消解社会压力的场所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系统性原则。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制定完善的城市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要注重做好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与工业污染治理的统筹,污染点源治理与构建生态自净、生态再生、生态循环体系的统筹以及城区绿化和城郊绿化、区间绿化的统筹。

  工程带动原则。重点抓好一批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生态建设、工业污染点源治理、城郊生态恢复、水系治理、荒山绿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与精品工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行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技术与模式。

  因地制宜原则。绿化建设中要针对我市组群式城市特点,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与人文特色;实施城乡一体,重绿量、重生态的大环境绿化,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体现适地适树原则,展现乡土植物特色与地方文化特色;针对我市结构性污染相对较重的特点,制定实施经济优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政策措施。

  三、创建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进城市绿化

  1.做好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的结合。城郊绿化与区间绿化突出规模绿量,城区绿化注重园林文化与植物造景。要按照《淄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淄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建立稳定均衡的城市绿化系统,构建品种丰富、互惠共生、层次错落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绿化植物在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改善功能;在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在城市的上风向建设氧源林地,并保证城市气流通道畅通,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同时,要提高园林艺术创作水平和城市雕塑品味,丰富园林绿地文化内涵,既强调整体又凸显个性,力求形式创新、风格多样,实现建筑空间与绿化空间的和谐统一,拓展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

  2.做好绿化资源整合与生态环境恢复。一方面要加强各类绿化区域间的衔接贯穿,健全国土绿化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规范的植物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生产绿地,把森林、湿地、山水、田园等绿色生态资源与人工绿化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城市绿化在恢复生态方面的功能,以绿化为手段对荒山荒滩、废弃矿场、采石场等生态薄弱环节进行生态修复,形成以公共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为结点,以环城防护林网和绿色通道为连结,以山体水系与郊野绿化为依托,点、线、片、面、环纵横贯通的生态绿网。

  3.做好新城区绿化与老城区改造的协调发展。淄博新城区绿化要发挥规划起点高的优势,优先发展绿化建设,充分体现生态化、人性化、和谐化的先进理念,在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发挥样板和示范作用;老城区改造要按照500米服务半径的要求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绿化,建设一批大小适宜、分布均匀、便民实用的公共绿地,提高绿化空间均好性,使老城区的空间模式更趋合理,提升城区居民的绿色空间拥有量。

  4.做好风景名胜区绿化。风景名胜区集中了城市的优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加强风景名胜区的植树绿化,不仅可以加强资源保护,还可以发挥绿肺绿屏的功能,促进城郊间的气流置换与能量代换。要依照各级景区的总体规划,对景区内的裸露山体进行植被覆盖,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在湿地、山水、古迹等生态敏感区域种植防护林与水土保持林,形成规模绿量,用5年时间实现山岳人文型风景名胜区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湖泊水体型景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的目标。

  (二)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平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调整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能源结构和原材料结构,坚决淘汰、取缔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噪声、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调整工业布局,改造、关闭、搬迁重污染工业企业,严格实行治污达标排放;改善以煤为主的单一能源结构,不断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热化率、气化率水平,提高能源集约使用效率。

  2.提高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水平。按照污染源头治理与重建生态系统两手抓,点源与面源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对污染源集中的重工业区要分阶段实施搬迁改造和有序治理;对分散小污染区要集中力量彻底根治;对各类排污企业强制安装并运行除尘降噪、废水处理等环保设备,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健全地下排污管网,建立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近期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要达到进厂水质要求,远期实现城区生活污水全部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采取清污分流、截污蓄水、恢复绿化生态系统等综合措施,对城市系统流域进行彻底整治。工作中,要遵循生态规律,杜绝用水泥等人工建材砌筑水底和驳岸的做法,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坡洁、岸绿、景美的健康水环境。倡导生态化的出行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汽车下限燃油标号,加大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

  (三)大力加强公用设施建设

  1.供水方面。加强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现有水厂进行扩建增容,远期新建水厂20座以上,健全完善供水网络,消除城区低压供水片区;对已污染水源地要限期治理,全面提高出厂水质;积极推行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生产循环用水,推广节水技术,控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供水普及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2.供气供热方面。坚持多种气源、多种途径的方针发展城市燃气,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大力发展煤制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进一步取缔土小锅炉,限制分散锅炉,发展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实现供热网络化统一管理。

  3.公共交通方面。在新建公路的同时加强公路改建,重点提高技术等级,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中枢、一级公路为骨架、二、三级公路为支线的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络;建立多层次的公交系统,近期形成以大、中型公共汽车为主,出租汽车为辅的交通结构,远期发展城市轻轨,优化公交线路,推进智能化管理,采用大容量、低排放、舒适化的交通工具,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运行效率。

  (四)提高市容环境建设水平

  重点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逐步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服务系统,建立垃圾分捡中心,尽快建成垃圾热电联产项目并投产使用。近期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达到容器化、标准化、系列化;远期实现城区生活垃圾的全部无害化处理,实施垃圾与粪便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避免二次污染。同时,推进环卫设施建设。按照每平方公里3座的基本要求,建设一批水冲式、管道化公厕,新建、改建一批环卫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进一步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的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任务落实。要搞好区域间、行业间、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市政府成立市长任组长,各区县区县长、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以及国土资源、建设、交通、农业、水利、林业、环保、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淄博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县、高新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目标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和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制订本行业的创建方案与工作措施,制定科学可行的阶段性目标,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倡导生态理念,亲自抓好创建工作的协调调度与督查落实,真正做到常抓不懈,真抓实干,扎实推进。

  (二)提高城市管理技术水平。尽快组织开展淄博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整体评价与规划课题的研究,为编制《淄博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加强节能生产、节能材料、高效治污、垃圾利用、绿色交通、园林植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科研,建立节能高效、生态负面影响小的经济体系,丰富园林植物的应用品种,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景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要积极推行以卫星遥感控制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精度与效率。

  (三)抓好规划控制与依法管理。尽快编制《淄博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严格按规划推进城市建设,合理控制土地开发规模,强化生态控制线,留足用好绿化用地,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空间。重点做好“4211”控制工作。“4”即绿化绿线、河道蓝线、文保紫线和道路红线,“2”即公共设施和城市绿化两种用地,“11”即建筑高度控制线和城市风貌区控制线。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维护规划权威,依法保护生态资源,依法打击侵占绿地、破坏绿化和污染物偷排乱排与不达标排放等行为,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市民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向全社会宣传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意义以及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型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淄博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编辑:中国草坪网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