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绢花变盆景:创汇20年成历史
来源: 日期:2008-03-18 点击率:2464

文章来源:文化创意

    3月14日,在“花儿金”第五代传人金铁铃家里,记者见到了可以“乱真”的绢花,怒放的菊花“十丈珠廉”,墨绿的叶子簇拥着碗口大小的花朵,娇艳欲滴,花芯处呈嫩黄绿色,随着下垂的长长花瓣,颜色渐变成娇嫩的黄色。

  几十年前,在老北京人中,“花儿金”大有名气,金家所做的绢花被冠以“花儿金”的名号。在2007年又被北京市崇文区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绢花历史长达千年

  说起绢花还跟杨贵妃颇有渊源,相传杨贵妃头上生了疮,为了遮丑就在头上别了朵花,但是到了冬天,这鲜花难觅,有个聪明的宫女就用绸缎给贵妃做了绢花来代替,于是,宫里和民间竞相效仿。也从此出现了一个行当,就是做绢花的。这一时尚一下就流传了上千年,在北京,更是出现了绢花手工艺者聚集的花市大街。在众多绢花艺人中,最有名的就属“花儿金”了。

  金铁铃告诉记者,第一代“花儿金”叫金桂,满族,光绪年间,他做的攒花就出了名。他的绝技是以绫、纸、通草为原料,世上有什么花,他就能做什么花。而且形象逼真,已达到乱真的程度。后来被宮廷选中,为太后、皇后及公主们做凉板头上的饰花及压鬓花。金铁铃说,小时候他们家里还有祖传的腰牌和顶戴花翎,估计都是清朝时候进贡留下的见证。


“花儿金”创汇20年

  到了第四代“花儿金”金玉林,故事就更多了。金玉林年轻时曾当过溥仪的禁卫军,后来继承祖业,以做绢花为生。几十年中,他突破传统,不断创新绝活,把“京花”工艺推到了极致。传统的“京花”多是头饰花和服饰花。解放后,作为北京绢花厂最著名的老艺人,他创造出前人从未做过的悬崖菊、藤萝架、梅花等室内盆景;他做成花篮和花车,多次参加国庆巡游等国家大型活动。在他的技术指导下,“京花”这一古老的工艺大放异彩,在1954年到1974年的近20年间,北京绢花厂产品出口前苏联、蒙古和欧洲国家,给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花儿金”一盆几千元

  在金玉林的众多子女中,小儿子金铁铃继承了父业。他告诉记者,1978年,他还在昌平插队,当时对老艺人技艺传承保护的政策让他返了城,进入北京绢花厂工作。从小就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对绢花制作有所了解,加上一股钻研的劲头,他很快掌握了凿、染、握、粘、攒五道工序,手艺日渐成熟。1982年,金铁铃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1995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金铁铃在北京绢花厂工作了11年,后来北京绢花厂倒闭,金铁铃开始自己做绢花生意。当时,他设立了一些加工点,也在商场租了柜台,玫瑰花、小花篮、手捧花等都曾销售得不错。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鲜花的普及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绢花行业开始出现不甚景气的局面,曾名噪一时的绢花也处境尴尬、陷入困境。金铁铃停止了绢花生意。

  现在,“花儿金”已经被确定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铁铃现在正在准备重新制作代表性的绢花工艺品,如父亲的代表作:玫瑰、文竹、棉花等盆景;整理绢花儿的制作资料,包括各类花卉的造型和所需要的张数,供后人参考。但金铁铃也坦言,一盆绢花的制作要耗费至少一个月时间,如果进入市场销售,定价要在几千元一盆。绢花技艺要传承可以做到,但要发展普及就存在困难,一是难以批量化生产;再者,较高的价格也是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的。绢花儿的历史文化价值毋庸置疑,但市场化探索恐怕前路漫长。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