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鸢尾软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坪安园林植保 日期:2021-07-14 点击率:1058

鸢尾软腐病综合防治措施

鸢尾(学名:Iris tectorum Maxim.)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斜伸;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可供观赏,花香气淡雅,可以调制香水,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在其生长过程中也常常受到软腐病的侵害,那如何治理和防治呢?

01  症状及特征

病原细菌自根部侵入,可向上蔓延至茎部,向下扩展到更深的根部,常使鳞茎或块状茎感病。发病初期,根茎部发生水渍状软腐,继而使整个球根变成灰褐色糊状腐烂,并有恶臭。上部叶片发生萎蔫并枯死。叶片刚刚受害时出现水渍状褐色条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叶变黄干枯,向下蔓延使球根溃烂。病叶容易从地下茎上脱落。种植前球根发病时,出现如冻伤的水渍状斑点,下部变成茶褐色并发出恶臭,具有污白色粘液。染病症状较轻的球根种植后叶先端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停止展叶,不久后全叶变黄枯死,整个球根腐烂。病部发出的恶臭味和污灰色不洁粘稠物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征。

02  病原及发病原因

鸢尾软腐病是由欧文氏杆菌属欧文氏软腐细菌和假单孢杆菌属的一些细菌引起的病害。病原细菌寄生范围广,腐生力强,可以常年生存在带有染病植物残体的土壤中,特别是那些未经消毒杀菌处理的堆肥中更多,还能借助水流、昆虫、病叶和健康叶之间的接触摩擦或通过操作工具,进行传播。细菌主要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植株机械伤或虫咬较多,土壤湿度大,栽植过密和苗圃地连作等条件下,发病严重,其中湿度大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48月,当到达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27℃至30℃时,如果通风不良,地块低洼或排水不畅,土壤又较粘重,此病发生很快。如果在生产、加工、贮藏前未进行彻底消毒杀菌,也容易感染此病。

03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一是栽植时密度不要过大,后期生长过程中,及时移出一些,保持通风透气;二是合理浇水与施肥,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此时可选用苗木专用肥乌龙珠和微生物菌肥沃园对鸢尾进行施肥;三是发现染病植株后,随时将病部除去,伤口用莱恩坪安御葆800倍液喷雾消毒,病害严重者及时拔掉并烧毁,并将周围土壤挖出进行处理,并使用莱恩坪安御丰800倍液浇灌土壤,以免造成传染。

2.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莱恩坪安御葆500倍液,或用莱恩坪安御园800倍液根部浇灌,能很好的防治该病害。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