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详解(下)
来源:苗班长公益讲堂 日期:2020-01-07 点击率:2240

21.唐菖蒲枯萎病


【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田间,感病后的植株幼嫩叶柄弯曲、皱缩,叶簇变黄、干枯,花梗弯曲,色泽较浓,最后黄化枯萎。球茎被浸染时,部分出现水渍状不规则近圆形小病斑,病斑逐渐变为赤褐色到暗褐色,病斑凹陷成环状萎缩,严重时,整个球茎呈黑褐色干腐。当球茎严重感病时,苗纤弱,或很快死亡。当球茎感病较轻时,可以长到正常株,但以后叶尖发黄并逐渐往下死亡。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m Var.gladidid)。病原菌在病球茎和土中越冬,从伤口侵入,是种传和土传病害。连作或种植有病球茎都易加重病害发生。


【防冶方法】①采取2~3年轮作措施,可控制病害。②大田中发现病株应将病株及根际周围土一起除去。③种植前将球茎浸在50%多菌灵500倍液中半小时,再以50%福美双拌后种植。


22.君子兰日灼病


【症状】感病叶片边缘出现不清晰的发黄的干枯斑块。【病原及发病规律】君子兰日灼病(Clivia sunscald)为君子兰生理性的伤害。君子兰日灼病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在君子兰苗期叶片较嫩,太阳光过强的条件下,易发生日灼病。


【防治方法】①温室种植君子兰时,从6-9月份要适当遮阴。当室内温度超过30度时,要加强通风或采取喷水降温。②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③君子兰一旦发生日灼病后,应将被害叶片剪去,防止伤害蔓延,引起其他病害。


23.君子兰叶斑病


【症状】该病主要浸染叶片,感病初期叶片有褐色小斑点发生,逐渐扩大成黄褐色至灰褐色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部稍下陷,边缘略隆起。后期病斑干枯,上面长有黑色小粒点。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真菌。在栽培中过多地施用氮肥,磷、钾肥相对较少时,易发生该病。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或者受介壳虫为害严重时,叶斑病容易发生为害。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叶及病残体。减少浸染源。②防治介壳虫,避免虫害,减少浸染。③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防治。


24.合欢枯萎病


【症状】该病为合欢的毁灭性病害,可流行成灾。感病植株的叶下垂呈枯萎状,叶色呈淡绿色或淡黄色,后期叶片脱落,枝条开始枯死。检查植株边材,可明显地观察到变为褐色的被害部分。在叶片尚未枯萎时,病株的皮孔中会产生大量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这些孢子通过风雨传播。


【病原】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合欢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wm schl.f.sp.pernciosium)。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性品种栽培,如深红色花的夏洛特(Chartotte),浅色花驰闻(Tryon)②如枯死植株及感病严重的植株砍除并烧毁,以防病害蔓延。


25.菊花黑斑病

 

菊花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斑枯病。是菊花上的一种严重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变成黑褐色或黑色,直径2-10毫米。感病部位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后期病斑中心变浅,呈灰白色,出现细小黑点,严重时只有顶部2-3片叶无病,病叶过早枯萎,但并不马上脱落,挂在植株上。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菊壳针孢菌(Septoria Chrysanthemella)。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的浸染源,分生孢子器散发出大量的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秋季多雨、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差异,如紫荷、鸳鸯比较抗病,而广东黄感病最重,分根繁殖的植株病重,从健壮植株上部取芽扦插时感病较轻。


【防治方法】①小面积种植时,人工摘除病叶,集中烧毁。②改善种植环境。发病严重的地区实行轮作,栽植密度不要过密,以利通风透光,及时排除积水。③发病期间用100~150倍的波尔多液或80%敌茵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也可将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80%敌菌丹500倍液混合喷洒,或用45%百菌清、多菌灵混合胶悬剂1000倍液喷洒效果比单一用药要好。


26.紫薇煤污病


【症状】病害先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面布满黑色煤尘状物。病菌的菌丝体覆盖叶表,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


【病原及发病规律】紫薇煤污病(Capnodium sp. )为煤炱菌属一种,属于囊菌亚门核菌纲。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在叶面或枝上越冬。春、秋为病害盛发期,过分荫蔽潮湿时容易感病,病菌由介壳虫、蚜虫经风雨传播。紫薇上蚜虫分泌的蜜汁给病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源。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增强通风透光性。②煤污病的防治应以治虫为主,可喷洒10-20倍的松脂合剂及50%硫磷乳剂1500~2000借液以杀死介壳虫(在幼虫初孵时喷施效果较好),或用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杀蚜虫。1.01千克/升的石硫合剂杀菌效果也较好


27.一串红病毒病

 

一串红病毒病又称一串红花叶病。是一串红最常见的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植株感病后,叶片主要表现为深浅绿相间的花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时叶片表面高低不平,甚至呈蕨叶症状,花朵数急剧减少,植株矮化。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是黄瓜花,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一串红病毒1号(Salvia virus1)、甜菜曲顶病毒和蚕豆萎蔫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很广,可以由多种蚜虫传播。在北京、上海等她一串红生长季节正好是蚜虫繁殖盛期,蚜虫与病害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


【防治方法】①杀虫防病是控制该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施用杀虫剂防治蚜虫。②清除一串红种植区附近的CMV寄主,以减少浸染源。③选用无毒健康的母株留种。


28.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蔓延至嫩茎、花、果。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表面上出现零星不规则状的白色粉块,随着病害的发展,叶面逐渐布满白色粉层。初秋,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圆点,后逐渐变深呈黑褐色。病叶后期变枯黄、扭曲。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单丝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病菌在凤仙花的病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发病期散放子囊孢子进行初次浸染。以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浸染。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气温高、湿度大、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适当,应有充分的通风透光条件,多施磷、钾肥,不过量施氮肥。②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浸染源。③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29.萱草时枯病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尖或叶缘处出现褪绿的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形成大病斑,使全叶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大茎点属的真菌和炭疽菌属的真菌。病菌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翌年5-6月发病,8月发病严重。通风条件差、排水不良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防冶方法】①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销毁,减少浸染源。③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也可喷1%波尔多液。


30.水仙大褐斑病


水仙大褐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栽培水仙地区发病普遍,感病植株轻者部分叶片枯萎,重者在鳞茎成熟之前地上部分提早4-6周调枯死亡,严重降低了鳞茎的成熟度。


【症状】发病初期病斑出现于叶子尖端,呈褐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以后叶子的边缘和中部也会出现病斑,花梗也可被浸染。病斑初为褐色斑,扩展后成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单个病斑大小可达1厘米x4.5厘米。病斑合并呈细长条斑,上下端迅速黄化。病斑在边缘发生时。叶片生长停滞病变成扭曲状。中国水仙上的病斑明显地加厚,周围组织黄化。喇叭水仙的病斑褐色,周围不黄化。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水仙大褐斑菌(Stagonospora curtisii)。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泡子在鳞茎表皮的上端或枯死的叶片 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也可在其他寄主如孤挺花、文殊兰上越夏。南方地区4-5月间雨水多,发病较重。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连作都会加重发病。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多花水仙病重,青水仙、喇叭水仙感病轻。


【防治方法】①剪除病叶,拔除病株,减少浸染源,①避免连作或在水仙种植地附近种孤挺花、文殊兰、百子莲等植物。③鳞茎收获时避免产生伤口,种植前剥去膜质鳞片,将鳞茎浸入1%甲醛溶液浸泡0.5-1.0小时,或50%多菌灵500倍液12小时,或0.1%升汞溶液0.5~1.0小时,减少初次浸染。④发病期可用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施。


31.芍药红斑病

 

芍药红斑病又称芍药褐斑病。是栽培芍药中最常见的重要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红斑病使芍药叶片早枯,连年发生能削弱植株的生长势,使植株矮小,花少、花小直至植株枯死。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浸染枝条。花和果壳等部位,感病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绿色针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直径4-25毫米左右的紫褐色近圆形的小斑。叶片正面病斑上有不明显淡褐色轮纹,病斑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叶片常破碎。在潮湿气候条件下,病部背面会出现墨绿色霉层,当病害浸染茎时,在茎上出现紫褐色长圆形小点,有些突起,病斑扩展慢,长为3~5毫米,中间开裂并下陷,严重时也可相连成片。叶柄感病的症状与绿色茎同。萼片、花瓣上的病斑均为紫红色小斑点。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病原菌是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wm paeoniae),属半知茵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枝孢菌属,病原菌主要以茵丝体在病叶、病枝条、果壳等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浸染为害。下部叶片最先感病,该病菌再浸染次数极少,初次浸染的程度决定了发病是否严重,在北京地区4-5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不同品种间抗病性也有差异,如东海朝阳、小紫玲、兰盘银菊、凤落金池等品种抗病性强,紫芙蓉、胭脂点玉、娃娃面等品种易感病。

 

【防冶方法】①减少浸染源,即秋季齐地面将地上部分的枝叶割去,以不伤土中芽为原则,将病残体集中烧毁。②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病害发生。种植密度要合理。以利通风透光,株丛过大要及时移栽。③在芍药展叶之后开花之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落花后可交替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1%波尔多液,7~10天喷1次。

 

       32.大叶黄杨白粉病


【症状】白粉大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也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多个病斑连接后不规则。将白色粉层抹去时,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形斑。感病严重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曲成畸型。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正木粉孢霉(Oidium euonymi-japonicae)。病茵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种植过密、不及时修剪时发病较重。


【防冶方法】①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②扦插繁殖时,插穗密度不要过大。③发病时可喷施800~1500倍粉锈宁、多菌灵、托布津溶液,l千克/升石硫合剂,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3.腊梅叶斑病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上有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大,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状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有小黑点出现。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大茎点霉属的真菌(Phyllosticta calycanthi)。病菌在病残体、落叶上越冬。借风雨传播,气候潮湿,该病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落叶,减少浸染源。②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1000倍液。


34.福禄考病毒病


【症状】感病的植株、花器不正常,花变为绿色、畸形,叶片褪绿,组织变硬,质脆易折,有时叶尖和叶缘变红、变紫而干枯。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le virus)、烟草坏死病毒(Tobacco rattlle virus)。病毒通过汁液、叶蝉及蚜虫传毒。


【防治方法】①及时拔除有病植株。②选用无病材料繁育新植株。③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叶蝉传病。


35.大丽花病毒病

 

      大丽花病毒病又称大丽花花叶病。在我国广东、昆明、上海、内蒙古、辽宁等省市都有发生,严重时植株生长萎缩,一般呈零星分布。


【症状】大丽花叶子产生明脉或叶脉黄化及花叶,叶片发育受阻。有些叶片出现具有特征性的环状斑,植株在夏季接近开花期受病毒浸染,暂时不表现任何症状,但翌年才表现花叶及矮化现象。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番前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大丽花花叶病毒可以通过汁液及嫁接传染。叶蝉及蚜虫也可传毒。在一般条件下,大丽花难以枝叶接种成功。大丽花的块根也能带毒。但大丽花种子不传毒。大丽花花叶病毒也能使蛇目菊、金鸡菊、矮牵牛、百日草等植物发病。


【防冶方法】①避免用带有病毒的块根作繁殖材料,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利用种子繁殖。②番茄斑萎病毒不易接近植株生长点,可用通过茎尖组织培养法来获得无病毒新株。③植株生长期喷施杀虫剂防治传毒昆虫,可喷施50%马拉硫磷、20%二嗪农、70%丙蚜松各1000倍液。


36.郁金香碎色花瓣病

 

郁金香碎色花瓣病又称郁金香白条病,各郁金香产区都有发生。是造成郁金香种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症状】该病主要浸染郁金香的叶片及花冠。感病的叶片上出现浅绿色或灰白色条斑,有时形成花叶。花瓣畸型、单色花的花瓣上出现淡黄色、白色条纹或不规则的斑点。感病的鳞茎退化变小,植株生长不良、矮化,花变小、畸型。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TuBV),该病毒在病鳞茎内越冬,成为来年浸染源,由桃蚜和其他蚜虫作非持久性的传播。此病毒也可以为害百合,百合受浸染后产生花叶或隐症现象。在自然栽培的条件下,重瓣郁金香比单瓣郁金香更易感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控制病害的扩展和蔓延。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避免和百合种植过近,防止相互传染。②防治蚜虫,定期喷洒杀虫剂,减少传播介体。


37.牵牛花白锈病


【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叶、叶柄及嫩茎,受害叶片初期在叶上有浅绿色小斑。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扩展成大型病斑,后期病部背面产生白色疤状突起,破裂时,散发出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茎受害时造成花、茎扭曲,当病斑包围叶柄、嫩梢时,环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长不良,萎缩死亡。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旋花白锈菌(Albugo ipomoeae-panduranae),属白锈属的一种真菌。病菌在病组织内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产生孢子囊,侵入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一般在8-9月为发病盛期,牵牛花种子可带菌并成为翌年浸染源。


【防治方法】①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以减少对种子的浸染。②选留无病种子作为繁殖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避免与旋花科植物轮作。③发病初期喷l%波尔多液或50%疫霉净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8.荷花褐纹病


荷花褐纹病又名荷花黑斑病。我国荷花栽培区常有发生。


【症状】发病初期荷花叶上出现褪绿大黄斑,叶背更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褐斑,发病严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片布满病斑,远看如火烧一般。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褐色霉状物。


【病原及发生规律】病原为莲链格孢(Alternaria nelumbii)。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在荷花生长期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能重复浸染,湿度高时病情严重偏施氮肥。夏季气温过高及在受蚜虫为害的植株上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病叶及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浸染源。盆栽时可每年更换新土种植。②发病期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39.翠菊碎倒病


【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发病部位在茎基部和根部。病部凹陷缢缩,黑褐色,幼苗倒伏枯死,如茎部组织木质化。常不倒伏而表现立枯症状。土壤湿度高时,在病苗及附近土表常可见一层白色絮状菌丝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爪哇镰刀菌(Fusarium javaniCum)。病菌在土壤内或病株残体上越冬,腐生性较强,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借灌溉水和雨水传播,土壤湿度大、播种过密、温度不适都有利于该病发生,连作发病较重。


【防冶方法】①土壤处理。用40%拌种双或40%五氯硝基笨,每平方米用药量6-8克撒入播种土拌匀。②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喷施,7-10天用药1次,连续3次。


40.美人蕉花叶病

 

美人蕉花叶病是美人蕉的常见病害,在我国栽植美人蕉地区普遍发生。


【症状】感病植株的叶片上出现花叶或黄绿相间的花斑,花瓣变小且形成杂色,植株发病较重时叶片变成畸型、内卷,斑块坏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美人蕉花叶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传播的途径主要是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美人蕉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普通美人蕉、大花美人蕉、粉叶美人蕉发病严重,红花美人蕉抗病力强。


      【防治方法】①由于美人蕉是分根繁殖,易使病毒年年相传,所以在繁殖时,宜选用无病毒的母株作为繁殖材料。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以减少浸染源。②该病是由蚜虫传播,使用杀虫剂防治蚜虫,减少传病媒介。用50%马拉硫磷、20%味衣、70%丙蚜松各1000倍液喷施。

 

【注:文章摘自“植物前沿”,版权归原平台所有!】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