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立体绿化的一二三
来源:《园林与植保》杂志 日期:2015-05-08 点击率:2710

一、立体绿化的概念和意义

(一)立体绿化的概念

立体绿化是指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使园林植物出现在建筑物的墙壁、阳台、窗台、屋顶和城市各类建(构)筑物的表面,在建(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与美化,以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立体绿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绿化类型也多种多样,早期狭义理解为屋顶绿化,广义多指屋顶绿化(屋顶花园)、坡面绿化、墙面绿化垂直悬挂及立柱绿化, 还有阳台绿化、门庭绿化、花架及棚架绿化、栅栏绿化、假山与枯树绿化、立交桥及高架桥绿化等综合体。建筑立体绿化主要是指围绕建筑主体及其所属构件而产生的绿化形式, 通常包括建筑顶部绿化、空中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以及建筑底部或周边绿化。绿化植物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丛生的灌木,既有藤本的攀缘植物,又有植株矮小的花卉和草坪,使整个场所的绿化呈现出错落有致、整齐有序的局面,达到全面绿化、真正美化的目的。

(二)立体绿化的意义

屋顶绿化的前身可追溯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花园高达25 米,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垂直绿化在我国也应用已久,距今2400 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命人在南京城墙上种植荔枝,成为早期垂直绿化的典范。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钢筋水泥结构的不断扩张,现代的立体绿化可以作为平面绿化的有效补充,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大气污染,减低城市噪音,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使有限的城市空间得到合理的应用。

1.改善城市环境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工业、交通、日常生活释放出大量的热能;高度密集的建筑群导致通风不利,增加了热量挥发的难度;大量的水泥、沥青、砖石等材料吸收储存太阳辐射的热量,诸多的原因导致了城市温度的逐渐升高。植物可以通过反射、吸收、穿透等作用减少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温度;叶片的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降低气温。因此,植物还可以控制风速和风向,形成局部微风,从而加快空气的冷却过程。

提高空气质量  城市各种工业的发展使得城市中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增加,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各类烟尘等。植物是大气的天然过滤器,靠自身的光合、蒸腾作用以及对有害气体的吸收等方式可以达到调节、稀释、净化空气的目的。此外,植物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可使空气中漂浮的较大颗粒落下,较小颗粒被吸附在植物叶片上,以此来提高空气质量。

降低噪音  城市的空间环境充满各种噪音,噪声超过70db时,对人体会产生不利影响。植物具有吸收音量、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干扰音波等功能,建筑环境立体绿化中植物的采用,尤其是大面积的墙面绿化犹如在建筑外附加了一层屏障,能对城市噪声起到很好的削减和隔离作用,降低环境噪音污染。

改善城市生态  植物的应用可以打破呆板单调的建筑立面,增加建筑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建筑的视觉吸引力。随着植物的生长,在不同的季节创造不同的建筑立面景观,赋予建筑以动态之美。植物还可以对不雅的建筑部位进行有效的遮挡;如本土化植物或具有文化寓意的植物种类可以增强建筑的地域性、赋予建筑以文化含义。

2.改善建筑环境

减少能量消耗  全球的能量消耗中,45%用于满足建筑的取暖、制冷和采光,通过建筑设计减少能量消耗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植物可以通过调节环境温度减少空调以及供暖的耗能。生长良好的植物尤其是大面积的绿色墙面在夏季可以有效地反射阳光、遮挡阳光,降低墙面对热量的吸收;繁茂的叶片与墙面之间形成空气间层,增强了外墙的隔热性能,起到明显的降温效果;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太阳辐射,附着在墙面的枝茎又形成了一层保温层,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保护建筑结构  建筑直接暴露于环境之中,为了保证结构的坚固、安全,需要对温度、湿度、光线、风力等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建筑表皮外覆盖的绿色植物可以使建筑立面材料免受紫外线的辐射,缓解气温的冷热变化对结构的损伤,减弱风力降低门窗等洞口部位的风压,较大面积的绿化还可以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的蔓延。

提升建筑品质  人类对绿色具有渴望需求,立体绿化中,使得人们对绿色触目可及,提高了建筑的生态性,提升了建筑品质;植物具有生长的特性,并随四季的更替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丰富了建筑形态,赋予建筑以动感;植物种类繁多,体态、色彩、质感等各不相同,增加了建筑立面造型元素的丰富性;植物能够提供视觉、嗅觉、听觉等多重体验,赋予建筑使用者多样的感受和体验;建筑阳台部位通过增加绿色植物,可以创造凉爽宜人的休息空间。尤其是经营为目的的建筑,立体绿化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建筑形态,还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精心的选择、形式的特别设计,营造别致的景观。在到处充斥着钢筋混凝土冰冷建筑的社区,植物可以凸显建筑的个性,提升建筑的知名度,聚集人们前往,从而提高建筑所有者的经济效益。

3.其他特殊作用

艺术形式创造  将植物引入到建筑环境中的初衷是缓解城市环境的压力,增加绿化率,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绿色植物提升了建筑的品质,美化了建筑外观。然而,植物所能发挥的功效不仅仅局限于此,植物在立面中的角色也绝不是一个附加物,它可以成为立面设计的一个主要元素,在构成立面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巧妙的设计构思下,植物在建筑形式的创造上具有极大的潜力。

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逐渐吞噬着原本是动植物生活的场所。绿化面积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各种动物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建筑环境立体绿化提供了大量的绿化载体,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立面,对城市进行系统、连续、合理的绿化,可以为动物和昆虫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场所,以此来丰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二、立体绿化的形式

棚架式绿化

棚架式绿化在园林中可单独使用也可用做室内到花园的类似建筑形式的过渡物。一般以观果遮荫为主要目的。卷须类和缠绕类均可使用。木质如称猴桃类、葡萄等草质如西番莲、落葵等。花架、绿亭、绿们类书棚架范畴植物选材偏重花色鲜艳枝叶细小的种类如铁线莲、三角花、漫长春花、探春等。凉廊式绿化是以攀缘植物覆盖长廊的顶部及侧方应选择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叶密且花秀美的种类。北方可选紫藤、金银花、木通等南方选炮仗花、鸡血藤、使君子等。附盛式附壁式绿化只能选用吸附类攀缘类植物可用于墙面、裸岩、桥梁、假山石、楼房等设施的绿化。粗表面选枝叶粗大的种类如爬山虎、霹荔、凌霄、常春卫矛等表面光滑墙面如马赛克贴面宜用枝叶细小、附力强的如络石、常春藤等。

立柱式绿化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立柱如电线杆、灯柱、高架桥立柱等的不断增加它们的绿化已成为垂直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立柱所在的位置大多交通繁忙汽车废气、粉尘污染严重土壤条件差光照不足应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并耐阴品种的植物。

城市桥体绿化

由于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过街天桥以及其他的立交桥。桥体的绿化对于交通环境和城市形象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立交桥体的立柱、灯柱等粗大的柱形物体,可选用缠绕类或吸附类攀缘植物盘绕或包裹柱形物体,形成绿柱。桥体表面可以使用藤本植物采用类似墙面绿化的方式进行绿化布置,同时采用各种固定措施或设置人工种植槽。在立交桥的柱体绿化时要注意植物的耐荫特性。

篱笆与栏杆绿化

篱笆和栏杆绿化是植物借助于各种构件攀缘生长,用以维护和划分空间区域的绿化形式。作用主要是分隔道路与庭园,创造幽静的环境,或保护建筑物和花木不受破坏。篱笆与栏杆都具有围墙或屏障功能,但结构上具有开放性与通透性。城市中各类围栏和栏杆较多,类型亦繁。传统的竹篱笆、木栅栏或砖砌成的镂空矮墙;现代的钢筋、钢管、铸铁制成的铁栅栏和铁丝网搭制成的铁篱;塑性钢筋混凝土制作成的水泥栅栏及其仿木、仿竹形式的栅栏。栏杆的绿化主要是使植物攀缘,披垂或凭靠篱垣栅栏形成绿墙,花墙、绿篱、绿栏。这类绿化除发挥生态效益外,比单纯的篱笆或栏杆更显自然、和谐,更具生机活力。可应用于篱笆与

栏杆绿化的植物种类较多,主要为攀缘类及垂吊植物中一些俯垂型种类,常见应用的有叶子花、爬墙虎、索馨、牵牛、茑萝、丝瓜等。

坡面、台地绿化

坡面与台地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特别是地形、地貌复杂的山地城市绿化的重要内容。坡面的绿化包括城市范围内地形起伏大的自然缓坡、陡坡、岩画及路基边坡的绿化。坡面的绿化既可选用适宜的藤本植物植于坡底或坡面,使其蔓延生长形成覆盖坡面的地被,也可选用一些俯垂型植物植于坡顶部边缘,使其枝蔓向下垂挂,覆盖坡面,或采用类似于墙面绿化形式的方法,将坡面改造成台地的形式,用吸附型藤蔓植物攀附坡面的台壁而起到绿化和美化坡面的功能。另外,可以采用工程技术的方法,利用草本植物或地被植物以喷播形式进行坡面绿化。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包括屋顶种植、屋顶棚架式绿化、屋顶覆盖式绿化、屋项花园等形式。在屋顶载荷范围内铺设土层,选择草本植物做植草式栽培或者匍匐、攀缘类植物作地被式栽培,形成绿色地毯。若屋面不能铺设土层者,可在屋顶盆(池)栽攀缘植物,任其在屋顶蔓延覆盖;对楼层不高的建筑或平房,也可采用地面种植后牵引至房顶覆盖或经由屋面墙壁吸附攀缘而覆盖屋顶的方式。对于低矮屋顶建筑可以在其上搭建棚架,选用攀缘类植物形成绿色棚架,起到遮荫降暑、提供纳凉消闲场所,同时美化屋顶的作用。屋项绿化的复杂形式是屋顶花园,即把地面花园、庭院形式移于平屋顶上,为人们提供观光、休息、纳凉的场所,但屋面的承受力要强,而且植物的布置方式更加复杂,还要考虑屋顶的防水和捧水。攀缘、匍匐类植物体量较轻,占用种植面积小,蔓延面积大,在有限土壤容积、有限承载力的屋顶上,利用攀缘、匍匐植物绿化是经济有效的绿化途径之一。在屋顶上种植植物有别于地面,应选择适应性强,耐热、抗寒、抗风,耐旱的植物种类。

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作为立体绿化中的重要形式,是立体绿化中占地面积少而绿化面积最大的一种形式。墙面绿化主要是对建筑物墙面以及各种实体围墙表面的绿化,它除了具有生态功能外,也是建筑外墙面的一种装饰艺术。墙面绿化除了直接附壁这种形式外,也可在墙面安装条状或网状支架供植物攀附,使许多植物都可借支架绿化墙面。墙面绿化还可采用披垂或悬垂的形式,在墙的项部或墙面设花槽、花斗,选植蔓生性强的攀缘、匍匐以及俯垂型植物,使其枝叶从上披垂或悬垂而下,或在围墙的一侧种植攀缘植物,使之越过墙顶后披垂于墙的另一侧,这样围墙的两面披绿并绿化墙顶。墙面的绿化还可以采用墙面贴植的方式进行绿化布置,使用一些乔木树种通过修剪使植物贴墙生长。

阳台、窗台绿化

阳台、窗台绿化是城市及家庭绿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建筑在建造之时就考虑了花槽、花架的设置,以便于绿化与美化。阳台,窗台绿化除摆设盆花外,常用绳索,竹竿,木条或金属线材构成一定形式的网棚、支架,选用缠绕或卷攀型植物攀附形成绿屏或绿棚。如不设花架,也可用花槽或花盆栽种蔷薇,藤本月季、迎春、花叶蔓,长春花、常春藤等植物披垂或悬垂于台外,起到绿化、美化阳台以及窗台外侧的作用。在阳台,窗台上种植吸附型藤蔓,如爬墙虎、常春藤等。把藤蔓引于阳台外侧栏板、栅柱及阳台、窗台两侧墙面上,可在台外形成附壁绿化带。在阳台顶部或窗框上部设置若干吊钩,挂上数盆用网套或绳索连接,枝蔓悬垂的盆栽,攀缘、匍匐植物,对阳台、窗台上层空间也起到装饰美化作用。这种绿化装饰方式要求吊盆装饰性要强,网套、吊绳也要美观,坚实、耐用。

立体花坛

立体花坛主要采用不同色彩的观花、观叶植物组合成具有立体的艺术造型。2006 年第三届上海国际立体花坛大赛中国际上对立体花坛有更明确的定义。即立体花坛是由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或小灌木进行多组立体组合而形成的艺术造型。最近几年立体花坛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公园或街头绿地上迅速发展它是一种独特的园艺植物造型艺术被称之为有生命的植物雕塑。

三、立体绿化的发展

国外城市立体绿化的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20 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建造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工程如美国华盛顿水门饭店屋顶花园、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屋顶花园、美国DT&T公司屋顶花园、英国爱尔兰人寿中心屋顶花园加拿大温哥华凯泽资源大楼屋顶花园、德国霍亚市牙科诊所屋顶花园。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香港太古城天台花园、香港葵芳花园住宅楼天台花园这些与建筑设计统一建在屋顶的花园多数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屋顶或天台向天空展开。 (1)美国许多城市所有空地几乎都被绿草覆盖,各大超级市场的护栏、建筑物墙上等都植有绿木花草想方设法来增加绿量。在芝加哥屋顶花园十分普及芝加哥环境部决定设计建造各种屋顶花园以节省市政府在夏季的开销每年节省下的4000 万美元降温费用于建筑新屋顶其寿命比传统屋顶长一倍。设计多层特制土壤并用聚苯乙烯材料、蛋壳形锥体和防水薄膜等防止屋顶不能承受土壤、洒水和植物的总重量而发生的渗漏。屋顶花园将种植野洋葱、红花山桃草、天蓝色翠菊和野牛草等各种植物。 (2)日本东京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m2 屋顶必须有20 %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处以罚款德国特别重视屋顶绿化在新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2007 德国的屋顶绿化率达到80 %左右是全世界屋顶绿化做得最好的国家。为进一步更新楼房造型及其结构将楼房建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的住宅群。 (3)在加拿大设计师、建筑师和园艺师们打破传统的分工同心合力别出心裁在一座18 层的办公大厦中采用轻型多孔材料建成了一个集假山、瀑布、水池、草坪、花坛等多种景致于一体的盆景式 “空中花园” (4)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也是繁花似锦的花园城市该市居民楼的每户阳台上布满藤蔓植物每个楼梯上及转弯平台处也摆放盆盆鲜花。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发展立体绿化事业。

我国的立体绿化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20世纪7090 年代。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个屋顶花园在广州东方宾馆10 层屋顶建成,它是我国建造最早并按统一规划设计,与建筑物同步建成的屋顶花园;20世纪80年代北京长城饭店屋顶花园的面积达3000m2,是当时北方第一座大型屋顶花园;20世纪90 年代上海政府大力推广垂直绿化,以围墙垂直绿化为重点,研究探索桥柱绿化、高架悬挂绿化。此阶段的立体绿化侧重试验性的探索研究,涉及面不广,只限于零星示范样板。

(2) 推广阶段—21世纪初。立体绿化作为绿色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新兴发展方向,并通过举行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在国内大范围兴起。这些世界性盛会是促进立体绿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此阶段的立体绿化主要依托政府资金的大量投入,在公共场所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对环境的改善成效逐渐显现。

(3) 法治阶段—21世纪10年代。在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八成展馆都采用了立体绿化,向公众展现了立体绿化的不同理念。杭州、深圳和武汉等五个城市基于“坚决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先后出台立体绿化法规或实施细则,使得世博立体绿化理念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一阶段,国内部分城市率先采取立法手段,通过容积率或绿化率奖励,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立体绿化建设当中,资金投入的主体逐步由政府向社会转变,使得立体绿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大城市的立体绿化现状

北京的立体绿化现状

1983 年长城饭店建成北方地区第一座屋顶花园以后一直在尝试采用新技术进行立体绿化但还是不能达到相应的环境需求。据统计北京有立体绿化的建筑不到城市现有建筑总数的1%。不同时期建筑立体绿化目前有约几百处面积约60万km2 2005年北京市颁布了《屋顶绿化规范》地方标准, 2006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屋顶绿化的通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每年还会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发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开展屋顶绿化工作的意见》。在这些标准、政策的指导下北京市的屋顶绿化工作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区财政奖励补贴的工作机制。对于新建的屋顶绿化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验收合格后按复式屋顶绿化每公顷100150 元、简式屋顶绿化每公顷501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北京市屋顶绿化在景观、生态和社会效益逐渐显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对屋顶绿化的意义和作用还缺乏进一步的认识推进屋顶绿化还需要政策和财政支持已建成的屋顶绿化成果尚未纳入城市绿化的范畴。北京市年初下发了关于2009 年屋顶绿化工作的意见提出今年是北京市财政将屋顶绿化补助资金采取转移支付方式划拨到各区()财政的第一年各单位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补贴和检查指导机制巩固已有的屋顶绿化成果将已建成的屋顶绿化纳入城市绿化的范畴与地面绿化以同等地位保护起来。在补贴政策的扶持下北京的立体绿化建设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上海立体绿化的现状

近年来上海对屋顶绿化的推动力度也非常巨大。据统计上海全市各类屋顶绿化的面积现在已有50km2 , 而且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简单的草坪式有的是草坪和乔灌木的组合式有的是花园式。在2003 年以前上海的屋顶绿化基本处于自发状态。2004  2005 上海进入立体绿化起步阶段。上海市绿化部门拨款扶植19 个区县屋顶绿化发展并实行市和区县政府、业主三方各出一点资金的推进机制。尤其是在新建房屋规划、审批时市绿化部门大力宣传、鼓励屋顶绿化给予政策倾斜企业建屋顶绿化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屋顶绿化由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两方面支持屋顶绿化将纳入迎世博行动计划。

其他城市立体绿化现状

重庆、武汉、成都、广州、深圳、海口等城市也都在稳步推进立体绿化工作随着这一工程的深入展开各地纷纷开始了包括符合本地区自然条件、植物配置、审美特色、建筑节能的绿色外衣等因素的探索。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绿化种植等园林工程建于建筑物、构筑物之上种植土层不与大地自然土壤相连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因此加上经费、自然要求等问题不少城市难以开展屋顶绿化工程。而现在发展较好的许多城市屋顶绿化基本是以自发形式展开的。

我国立体绿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立体绿化相对于日本、新加坡和德国等立体绿化高速发展的国家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1.法律层面

国外对于推行立体绿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机制,并制定有关立体绿化的法律条款,强制性推行立体绿化,要求在设计大楼时必须提出屋顶绿化方案,否则不予以建设。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立体绿化在这种强制推广的方式下,城市绿量整体得到迅速增加。我国推行立体绿化的时间相对较晚,国家法律层面仅提出“提倡立体绿化”等字样,没有细化如何推行的条款,一般主要由地方政府针对城市自身特点及立体绿化发展状况,明确管辖内建设项目立体绿化的建设要求,如《北京市绿化条例》《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的提出。目前,我国仅有几个大城市采取这种方式强制执行立体绿化建设。由此可见,立体绿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亟待全国性法律或扶持政策的支持。

2.财政层面

在财政层面,根据立体绿化的目的和类型,国外政府财政直接或间接补贴给立体绿化业主,或者通过税收减免、提供低息贷款和减免排水费等经济杠杆鼓励业主进行屋顶绿化,如德国、加拿大、美国和法国。在我国,有的城市通过设立立体绿化专项资金,对立体绿化按面积进行补贴,如上海,但这种方式受制于地方财政的状况,在国内其他二三线城市较难推广普及;有的城市对指定区域内的立体绿化项目进行评选,对选出的优秀项目进行资金奖励,如北京,但这种方式受惠面较窄,推广吸引力不足。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刘海涛教授指出尽管上海已在探索多方共管维护绿化的举措但是对于经济承受力较弱、建筑相对老旧的中小城市发展屋顶以及天台等立体绿化急需的是政策和技术规范的支持。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是比较消耗财力和人力的绿化方式对于不少城市都算是个考验。以天台绿化举例按最普通的绿化标准每公顷天台的绿化建设费用约为150元、防漏费用约50养护费用每公顷按最保守计至少每年5如果费用全部由居民承担这项工作肯定是难以推进的。目前一部分业主不愿意出种子、种苗和肥料的经费或保养费用而且很多市民根本不懂如何养护植物。因此政府应该统一绿化并实行统一管理。通过把种子、种苗和肥料等下发给各个业主,并给予他们适当的经费补贴提高市民对天台、屋顶绿化的积极性。目前国内城市在财政层面采取的鼓励政策或措施均是“隔靴捎痒”,使业主受益不大,导致立体绿化建设无法得到常态化发展。

3.规划层面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立体绿化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更未将其纳入法定规划编制内容。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一般将其纳入城市设计指引性内容,更多的城市则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中才予以体现,并将其仅作为配套绿化中“可有可无”的一小部分。立体绿化游离于法定规划编制内容之外,其实施完全依赖于政府借助城市事件奥运会、亚运会等)强制性推广。因此,必须依据上位法规完善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细则或规范,明确立体绿化在其中的地位及取值要求。

4.指标层面

日本、香港等发达地区由于地价昂贵、产业集聚,其开发用地的建筑密度达到80%~ 100%,其绿地面积的计算范围由传统建筑竖向标高±0.000 即地面绿化扩展为“多首层”①立体绿化,这在土地高度集约的情况下,使生态依然保持高效,并促使更多业主参与立体绿化建设。国内少数城市绿地面积的计算包括两大部分:传统建筑竖向标高±0.000层绿地面积,以及裙房屋顶绿化根据覆土深度按一定比例折算的绿地面积。但是,目前我国更多的城市如广州,不论建筑物是否有地下空间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覆土深度,其绿地面积均只计算建筑竖向标高±0.000 层绿地,对于裙楼屋顶绿地,却不纳入绿地面积进行计算。

5.建设模式

对比国内外立体绿化建设模式,两者的动机及推行措施都是相似或相近的,但推行措施的力度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国外更多的是侧重强制措施法律强推、生态补偿、规划限定的推行3);国内则往往侧重于鼓励措施规划限定、指标鼓励、财政刺激、技术支持的推行。推行力度的差异导致立体绿化在建设实施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被忽略。究其原因,还是由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所致。因此,我国在进行立体绿化建设中应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完善一系列的推行措施,加强推行力度,使立体绿化指标化及强制化。

6.技术规范

如果建草坪屋顶承载力要达到每公顷150200kg,土壤介质厚度1520cm。如果有树木花草,那屋顶承载力要达到每公顷500600kg,土壤介质厚度为5080cm。而大多20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老房子无法达到承重要求。天台绿化层普遍包含了种植层、过滤层、蓄排水层、保温层和防水层几个部分,以确保绿化效果美观又安全。因此技术规范的出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立体绿化建设的思考

1.将立体绿化纳入考核指标,完善城市绿化量化评价指标

大量的研究表明,立体绿化特别是屋顶绿化主要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建筑节能效益、减轻城市雨水处理系统负荷、改善城市景观和丰富城市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据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调查资料显示,当一个城市的建筑顶部绿化率达到70%时,热岛效应即可消失。目前,不少城市都大力推行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并结合治水工程,对水体进行绿化、造景。但是,这些绿化措施所取得的成果都未能被纳入到考核的指标内,导致无法准确评估一座城市绿化的真正价值。因此,完善对城市绿化的量化评价指标,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评价系统,准确解读城市绿化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值,探索更好的城市绿化模式对引导城市生态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完善立体绿化法律法规体系,促使立体绿化建设常态化

立体绿化事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健全完善的立体绿化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立体绿化“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对相关财政、行政扶持政策的制定,还是将相关指标落实到法定规划,都要以国家法律为最终保证。因此,应通过完善立法,形成一整套内容详实、形式科学、门类齐全和体系严谨的廉政建设法律体系,使立体绿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不断提高立体绿化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各城市依法制定各项相关政策,通过实施强制性、鼓励性措施来激发城市发展立体绿化的动力,并依法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立体绿化指标具体落实到法定图则中,使立体绿化建设成为城市绿化、美化的常态工作。

3.增加屋顶绿化申报程序,前置立体绿化实施阶段

立体绿化特别是屋顶绿化以往由业主自发实施,一般是在工程施工后期启动的。作为地块配套绿化的一部分,立体绿化对于整体工程来说仅仅是锦上添花,加之建设、维护成本高,导致大部分项目的立体绿化面积较少,甚至缺项。因此,建议通过建立强制性的立体绿化 ( 主要为屋顶绿化申报制度,使立体绿化实施阶段前置,即由工程施工的后期转变为设计方案申报的前期。在设计大楼时,对于符合立体绿化的建筑结构,必须提出立体绿化的设计方案,否则不予以建设;同时,对于新建的公共建筑 ( 如政府机构等行政办公楼、公共图书馆等)、城市综合体、旧城区新建建筑和厌恶型设施等对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物,强制实施立体绿化,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带头作用,确保立体绿化稳步推广。

4.增加“绿地率指标”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立体绿化建设

通过完善各地规划标准与准则,明确纳入计算绿地面积的立体绿化面积折算方式,以进一步指导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中落实有关立体绿化的控制指标。特别是对于因日照间距等因素而使绿化率无法满足规划控制要求的旧城区项目,以及城市综合体等开发强度高的项目,建议参考杭州等城市的绿地率指标鼓励政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面积按20%~ 100%的比例纳入绿地面积,参与绿地率计算。通过以空间换绿地,使绿化从平面走向立体,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拓展城市绿化的发展空间,并以此鼓励更多的实施主体参与到立体绿化建设中,加快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同时为城市建筑密集区开辟绿地空间提供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式。此外,还必须强调相关参与绿地率计算的屋顶绿地对公众开放,否则不予纳入计算。

5.增加“多首层”立体绿化类型,使绿化更具备可参与性

如何在高密度、高容积率的项目特别是城市综合体项目中增加开敞绿地空间,提升景观效果?如何使绿地由原来粗放式的观赏平面绿地逐步变成生态高效的可参与绿地?建议在立体绿化类型中引入商业地产的“多首层”概念,结合商业开发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日本大阪难波公园的总用地面积为12.7hm2,建筑面积达74.5万平方米,其功能以商业、商务和文化居住功能为主,容积率达6.5,建筑密度约90%。然而,在如此高强度、高密度和高功能综合度的开发模式下,其绿地率仍然保持在30%,这主要是因为其在建筑内外的“多首层”空间布置了立体绿化,并在屋顶增设了植物园,提高了绿地率。“多首层”类型的增加使立体绿化多层次、多方位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促使绿地由原来“摊大饼式”的粗放型观赏绿地逐步转变为“集约用地式”的生态高效、可参与的新型绿地。

6.完善立体绿化建设管理后续工作,确保实施顺畅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图则中增加立体绿化控制指标后,“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牵扯到一系列行政程序及工作的优化。因此,建议规划部门完善及细化有关立体绿化的实施细则,理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有关立体绿化的专项审查流程;优化“修详通”用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的软件)、“报建通”用于项目报建的软件中涉及立体绿化纳入绿地面积的计算规则;财政管理部门给予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等政策,制相关实施细则。在立体绿化从立案申请到报建审批的过程中,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确保立体绿化建设的各个环节顺畅无阻。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