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农贸市场“银江安国冬枣”供不应求
来源:食品产业网 日期:2011-08-11 点击率:1005
    俗话说:“七月七,小红枣儿甜似蜜。”如今,在四川攀枝花的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里,“银江安国冬枣”常常供不应求。在东区科技局近3年的大力扶持下,以银江镇当地人曹安国本人名字注册的“银江安国冬枣”逐渐发展壮大,凸显出市场优势和出口潜力。

    推开科技之窗 敲开致富之门

    1991年曹安国高中毕业后,一心想在农业方面寻求致富门路。他先后养过河蚌,种过巨峰葡萄、南美香艳梨、南方苹果和大青枣,但都因缺乏种植养殖技术未能成功。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档电视节目中介绍的“梨枣”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引进梨枣种苗开始试种,但效果还是不理想。正在曹安国手足无措的时候,东区启动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区科技局被确定为银江安国枣对口帮扶单位。该局在得知安国枣在种植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后,组织专家协助银江安国枣业公司对从河北、北京、山东引进的12个品种枣进行试种筛选,筛选出优质早熟冬枣品种(安国枣),并在生产上应用推广。期间,还向曹安国提供了大量有关枣子和果树如何种植的资料,并送他到北京林果所学习技术。区科技局在提供技术扶持的同时,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截至目前,区科技局先后帮助银江安国枣业有限公司争取省、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资金76万元。

    曹安国结合学到的知识,在区科技局的大力扶持下进行了大胆创新,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一种名叫“脱毒冬枣”的品种表现出色,以着色好、肉厚、核小,外观美丽像小苹果,果汁多,有浓郁的枣香味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其产量也由最初的亩产700斤左右上升到3000斤以上,每亩纯收入也成功超过3万元大关。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倡导绿色循环经济

    对银江安国枣在技术改良的大胆尝试,让曹安国和当地农民尝到了甜头,极大地调动了曹安国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安国枣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果(蔬)—畜(鹅)—沼—果(蔬)”的绿色生态循环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果品品质,示范效益显著。在区科技局的指导下,成立了早熟冬枣生态循环模式标准化重点示范户20户,辐射带动230户农户采用果—草—畜(禽)—沼—果生态循环模式进行生产,实现了绿色生态循环利用。

    在安国冬枣销售方面,区科技局不断为安国枣拓展销售渠道,帮助建成了“银江安国冬枣网”,使“银江安国”商标顺利通过了市级商标认定。由于良好的口碑和各部门的积极帮助,安国冬枣生产基地已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了种植技术服务不愁、种苗供应不愁、枣果销售不愁的“三不愁”良好局面。

    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拓展脱贫致富门路

    在安国冬枣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区科技局积极为安国冬枣打开致富门路,让更多人掌握种植枣树技术,让“银江安国冬枣”走得更远、更好。区科技局先后组织村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在攀枝花村冬枣示范基地开展了冬枣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先后举办集中培训班56期,培训人员3700余人次;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培训1600余人次;培养种植养殖技术能人55人,并多次组织技术能手外出学习。

    在区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东区银江镇攀枝花村建成了早熟冬枣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6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园22亩,优质早熟冬枣良种繁育基地4亩,同时,在全市推广该品种达500余亩。2011年该村实现早熟冬枣产量50吨,销售收入达130余万元,仅安国冬枣一项就为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万余元,安国冬枣已成为带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特色产业。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