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条例”执行将决定古树能否得到相应的保护
来源:江淮晨报 日期:2011-07-14 点击率:925

    11日是《南京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截止的日子,记者从南京市法制办了解到,征求意见稿只在网上公布半个月,只有一人提出意见。

    城市规划及发展如何处理道路两旁的树木事关人们的城市记忆和生活环境,在历经公众自发的“保树运动”之后,南京市法制办开始着手以规章的形式来回应公众的诉求,此种行为应该说是积极的。在法制办的某些官员来看,此举理应受到公众的积极响应,但是结果却令他们感到“意外”。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南京市民并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那种人。这一点可以从起初那股自发保护树木运动的热情中得到佐证。不过,对照之前的那股气势,反观今日之“冷淡”情境,似乎反差过大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记者的采访或许可以透露出一点信息:很多公众并不知道关于这两个“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这件事。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当地法制办的工作可谓很不到位。正如事后社会学者分析的那样,“宣传渠道较为狭窄”。既然是面向公众征求意见,那么就应该让所有的公众知晓这件事情。公民知晓权无法得到保障,又何来表达权之实践呢?没有公众参与的征求意见又是哪门子的“征求意见”呢?

    其实,类似此种状况之前也多次出现过,甚至还出现过几次征求意见阶段“零”反馈的情况,如此看来,此番结果在当地法制办想来应该也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可问题是花费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最后整理出来的管理条例却没有公众的参与又有何意义呢?难道所谓的“征求意见”真的如传说中的那样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我想,征求意见不是“形式”,公众也并非不关心,为何有如此尴尬之“景观”,关键在于“条例”是否真的能够保护古树。人们普遍相信,再完美无瑕的法律或规章,如果没有部门或人坚定地去执行它,那它也只是一堆废纸而已。对于公众来说,不关心官员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了什么,它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断定一个官员是否执政为民的依据。

    征求意见的本意是为了开门立法,让作为城市的真正主人参与进来,吸纳公众智慧之同时,也通过此举加强市民的这种共同体意识,使得公众自觉地参与到管理城市的各项活动中来。但是,近年来,很多部门的征求意见被指只是“走过场”,在成文中并未体现公众参与的痕迹,这无疑打击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割断了公众与城市管理之间的权利关系。因此,对于当地城市管理者来说,现在要做的紧要任务就是如何赢得公众的信任。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