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注册 | 忘记密码?
详细内容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概述之二
来源: 日期:2008-05-13 点击率:2334

摘自:互联网 


    三、造园历史比较
    造园历史的比较分为隶属关系的发展顺序比较、历史长短比较和各历史阶段的形式比较三个方面。
  从隶属关系上看,中日园林的发展都是皇家园林在先、其次是私家园林,最后是宗教园林。但不同点是中国的三大园林发生得比日本的三大园林都早,日本的三大类型园林起初都因袭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中国园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日本园林则是一个突变和拿来的过程,然后才是自我发展和成熟的阶段。从布局特点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是偏于山型、儒型、人型、文人型和单向型,而日本的古典园林则是偏于水型、佛型、天型、武人型和跳跃型。从地域类型的发展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中原园林,东扩后再形成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而日本园林也是源于中部地区,然后北扩南渐,形成北方、南方等特点。
  从园林的历史长短上看,中国园林的历史显然是比日本园林的历史长得多,而且在起点形式上看,经历囿的时间较长,而日本古典园林的起点形式中相当于中国囿形式的持续时间较短。在基于道家思想的自然山水园林为母本基础,两国园林都进行了各自的转化。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以至于形成了有儒家思想的园林类型。这是与当时政府倡儒贬道有关。而日本古典园林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以至于发展了有佛教特点的园林类型。这也与古代日本政府倡佛贬道有关。
  从园林历史阶段的形式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山水主题一直没有变化,这种山水是真山真水。而日本园林基于道家思想的山水主题在镰仓时期就开始了由真山水向枯山水转化,在室町时代,又完成了茶庭露地的更趋神游的园林形式的转变,一步一步地远离真山真水。 

     四、造园思想比较
  造园思想的比较涉及很多方面,如天人关系、哲学类型、美学、文学、美术、园林活动、园林人物及造园理论等。
  首先,在天人关系上,中国的园林是人型山水园,而日本的是天型山水园。这不仅反映在各个历史阶段,而且反映在造园手法方法上。在哲学型比较上看,中日两国的古典园林都是基于道家思想的山水园,这是共同点,但是,中国古典园林偏于儒家的性质,而日本古典园林则是偏重于佛家的性质。在布局手法上看,中国古典园林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而日本的古典园林则是介于形象园林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
  在美学上看,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中介三方面的比较。

    第一,在审美主体上,中日古典园林的主体都是属于东方人,都接受东方文化熏陶。但是中国古代人比日本古代人较为高大,故园林有大小之别;中国人在大陆,以高山为伴,故园林表现为大陆型和山型,而日本人在海岛,以海洋为伴,故园林表现为海岛型和水型;中国人的历史较长,故中国人对于园林艺术的欣赏偏向于战胜自然之后的乐观态度和入世态度,而日本人的历史较短,故日本人对于园林艺术的欣赏偏向于委屈于自然灾害之下的悲观态度和出世态度。中国古典园林主体是以文人为主,故园林呈现出文人型,而日本古典园林的审美主体是以武人和僧人为主,故园林表现为武人型和僧人型。
  第二,从审美客体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相对于日本园林,植物偏少,山偏多,水偏少,石偏少(主要指理石类型),建筑偏多,日本古典园林植物偏多,山偏少,水偏多,石偏多,建筑偏少。
  第三,在审美中介上,中国古典园林主要表现为用更加纯粹的艺术地把握园林以及世界的方式,而日本园林主要表现为偏向于用宗教地把握园林以及世界的方式。从审美的正、反价值上看,中国古典园林更趋向于用审美的正面价值来实现园林中欢喜的和悠然的审美享受,而日本古典园林更趋向于用审美的反价值来实现悲哀和枯寂的审美体验。从审美终极上看,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终极是天人合一,而日本古典园林的审美终极是人佛合一。
  在园林文学上,从历史、形式、意境三方面比较。第一,在历史上,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学形式早在周朝就有了,而日本古典园林的最早则是在奈良时代,故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学历史较长。第二,从园林文学形式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学形式有诗文、题名、题对三种。诗文包括诗、词、曲、赋、散文等。而日本园林文学的诗文,除了诗、词、赋、散文,还有俳句及和歌等中国所没有的东西。但是,日本园林文学中的题名和题对较少。第三,在意境方面,表现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仁山型和日本古典园林的智水型。
  园林中的美术分为绘画和书法两部分。绘画方面,中日两国都表现为绘画与园林在历史阶段和形式上的统一性。但中国的山水画发展较快,形成统治地位,数量多于佛画,而日本的山水画发展较慢,没有形成统治地位,数量少于佛画。故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文人诗画园林的特征较为强烈,而日本的古典园林则偏于佛家园林形式。同为山水画,中国人画的是中国山水,而日本人画的是日本山水,故在园林中表现为中日两国的特征山水形式。在画家参与园林创作上,中国更趋向于造园家同时也是画家,而日本则较少,表现为更为纯粹的造园家。但是,日本的园林理论书中的绘画图解表现较为充分,而中国的则不然。在绘画的陈设品上,中国的园中室内绘画作品较多,而日本的相对来说较少。从绘画内容上看,中日两国都崇尚道家的思想和隐居的人物。在书法上方面,中日两国园林中使用书法的位置略有不同,中国的对称式园林建筑更适于书法中对联、横幅的使用,而日本的园林建筑有时因山花处于正立面而把题名书于山花面。从书法作品使用数量上看,中国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从内容上看,中国的文气较重,而日本的佛味较浓。从表现手法上看,中国以汉字为主,但是,日本的除了汉字之外,还有假名。从书法与园林的关系上,日本人创造了园林中的真行草做法。

    在园林活动方面,提取了茶道、歌道、花道等进行对比。茶道方面,中国是有茶无道,故园林中有茶饮而无茶庭。日本是有茶有道,故园林中有茶道且有茶庭。在花道上,中国人把它当成艺而日本人把它当成道,故花道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不仅是把园林插花和盆景作为园林的点缀,而且园林中大量使用修剪树。把大树小型化,是日本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不同。在歌道上,中国人的歌咏与园林结合的形式是曲水流觞,这种园林活动形式最后形成了园林的形态模式,先从中国产生,而后传到日本,故在中日两国都有所表现。
  在造园人物和著作方面,表现为如下几点:一是中国造园理论的系统化成熟较晚,而日本的则较早。二是中国造园人物身份以文人为多,而日本则僧人、武人、皇帝皆有,其中以僧人最多。三是中国园林的理论散于书画论之中,而日本的园林理论则是纯园林理论。四是中国的造园家不一定是园林理论家,故中国古典园林理论著作少,但是,日本的造园家很多同时也是园林理论家,故日本古典园林理论著作较多。五是中国的园林理论偏重于总体的经营位置和建筑的营造,但是,日本的则是偏重于池、岛、瀑、石等具体要素及做法。。 
    五、造园手法比较
  这一部分主要从一般手法和特殊手法两方面来论述。一般的手法主要指设计和经营上的原则和技法的比较,主要包括意境、空间和材料三方面。而特殊的手法主要是指园林风水及禁忌方面的手法。当然,这些手法主要还是依据了风水的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些手法。
  一般手法上,从意境创造上看,中国园林偏重于仁山、儒味、和人之喜,而日本古典园林则是偏重于智水、佛味和物之哀。在空间经营上,第一是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中轴式和中心式并存,日本园表现为中轴式向中心式发展。第二是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后园式,而日本园林则是前园式和后园式并存。第三是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对称,日本园林表现为自由。第四是中国古典园林是一池三山的创造者,但越到后来越淡化,但是,日本古典园林则是经久不衰,乐此不疲。第五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划分偏于实隔和园中园形式,而日本古典园林则偏于虚隔和无园中园形式。第六,在内容上,中国的偏于复杂的俗家活动和真山真水,而日本的偏于简洁的佛家活动和枯山水;在障景、框景、借景、缩景上,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多障景和多框景,日本则相反。中国的古典园林表现为借景的楼、台、塔为多,而日本的则相反。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皇家园林的本国缩景现象,而日本古典园林表现为皇家、武家、佛家园林都有缩景,不仅有缩本国之景,而且有缩中国之景的现象。第七,在纵横对比上,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纵向的景点构图,而日本的则表现为横向的景点构图。第八,在韵律和节奏上,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偏韵律的特点,而日本的表现为偏节奏特点。从造园材料上看,第一,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真山真水、高山大水、竖石块石,而日本古典园林则表现为枯山枯水、小山小水、砂块并用。第二,中国园林表现为植物偏少、偏花、偏四季花木的特点,而日本的则表现为植物偏多、偏叶、偏秋冬乔灌林的特点。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偏于华丽、厚重、土石木结合、对称、拱平桥和石桥、楼廊多的特点,而日本的则偏于朴素、轻盈、纯木、不对称、平桥木桥、茶室多的特点。
  在特殊造园手法中,主要涉及风水及禁忌。园林的风水和禁忌在中日两国园林中都有所表现。但是,中国人更偏向于南北轴线上的负阴抱阳,重在堆山以象青龙白虎和玄武,在藏风聚气,偏于以山藏风。而日本人则更趋向于环山积水上的负阴抱阳,重在积水以象朱雀,藏风聚气中偏于以水聚气。从园林的理论上看,日本的园林书籍提及风水内容远甚于中国的园林书籍在风水方面的内容。另外,中国园林的有法无式的理论表现在园林上是较少的禁忌约束,而日本园林则由于自然灾害、社会战争、宗教盛行而表现为园林中石忌、山忌、水忌、木忌很多。 

      六、园林游览比较
  园林游览比较分为三部分:园林分布比较、园林类型比较、游览方式比较。从分布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发祥地是中原以西安、洛阳为中心的地区,而后向东、北、南三向扩展为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日本古典园林的发祥地也是在中部以京都为中心的地区,而后南、北、东三向扩展。中日古典园林,在向北、东、南扩之后,都形成当今的中部多,南北方少的局面。从园林游览上的动静、交通、雅俗、功能、距离、时间等方面上看,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偏向于动观性、回游性、雅俗共赏性、可居式、可触式、四时四季游等特点,而日本古典园林则表现为偏向于静观、舟游、雅俗共赏性、参悟式、敬畏式、四时和秋季游等特点。 

    七、比较的意义
  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从园林的表面现象了解了中日两国园林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现象,深入了解了园林现象差异性的本质。这种本质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园林的周围环境之中,也存在于造园的人物、时代、思想以及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所决定的特殊的具体造园技法之中。
  从目前现存的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性质上看,仍然存在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只不过这些园林已成为历史和遗迹。从目前的园林创作上看,有些属性的园林在目前虽不可能再造,但是,这些属性的风格、特点和技法,却完全可以在当今的公共园林创造中起重要作用。而这些园林的风格、特点和技法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完全取决于造园家和决策者对园林的看法。园林的比较方法以及比较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对中国人全面认识日本园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人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也有重要的意义。
  有了对日本园林水性、岛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在造园时,就可通过岛屿、水池、渠流、枯山水等手法来表现园林实体的水景以及抽象概念的海、水、洲、岛等。有了对中国园林智水仁山的认识之后,我们势必会用山与水结合的形式来共筑一个更加道地的中国园林。而且在山形和水形的创造之时,我们又可以通过比较的结论,使园林的山水与真山真水更加形似。当然,比较的结论意义远不止这些,同样的在园林的布局、要素、活动、观赏方式等方面,日本园林都为中国园林的发展起了一种启示作用。

作者:不详   编辑:中国草坪网编辑部

评论内容: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
电 话:
电子邮箱:
验证码:
看不清,请点击我!
共有0 条记录,当前第1 页,共 0
联系电话:0371—56535249 传真:0371-56535248 QQ:823197100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信箱:ylyzb@163.com 投稿信箱:ylyzb@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Copyright © 2015 lawnchina.com 豫ICP备11004338号-1